close

一、作者簡介

 

曾永義,台灣省台南縣人。1941年生。1971年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班畢業,獲國家文學博士學位。現任台灣大學中文系所教授。多次獲得文藝獎、文學獎肯定。著有學術著作《明雜劇概論》、《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》、《說俗文學》、《說民藝》、《論說戲曲》、《戲曲源流新論》等十餘種,亦有散文集與劇本作品。長年從事戲曲與民間文學藝術之維護發揚與研究工作,且率團赴大陸與歐美亞非各國做文化交流。提倡精緻歌仔戲與中國現代歌劇,對於戲曲與民俗藝術的貢獻很大。

 

二、內容整理

   

第一章介紹台灣歌仔戲的歌樂和戲曲。台灣移民自閩粵,漢人生活當中逢年過節與戲曲活動密不可分,因此也將這種民風帶入台灣,於《台灣府志》、其他府縣志皆有記載,可見台灣演戲的盛況。其後列舉台灣所見的歌樂和戲劇,共歌謠十八種、器樂九種、戲曲十四種,種類十分繁多,但就大戲而言,在台灣土生土長的只有歌仔戲和客家採茶戲兩種而已。而客家採茶戲只行於桃竹苗一帶客家庄,歌仔戲則曾風行於全台,因此,歌仔戲可稱是台灣最具代表性的戲劇。

 

    第二章探討歌仔戲的形成。歌仔戲與中國地方戲曲的發展路徑相同,是由鄉土歌舞形成地方小戲,由地方小戲吸收其他大戲的養分而使本身發展成為大戲。歌仔戲的發源地為宜蘭,在《宜蘭縣志》與《台灣省通誌》均有記載,根據文獻顯示歌仔戲的創始者是「歌仔助」。又有歌仔戲是由漳州薌江一帶的「錦歌」、「採茶」、「車鼓」各種民間藝術形式流傳至台灣,柔和成戲曲。解決為何文獻上從未見聞「錦歌」一詞的問題,且證實歌仔戲調確實來自閩南錦歌。並就羅東老藝人黃阿和的說法,推翻先前認為歌仔助為歌仔戲鼻祖的說法,其乃是師承於貓仔源。台灣車鼓戲結合宜蘭地區的歌仔而成為歌仔陣,內容以滑稽散齣的為主的落地掃歌仔陣,登上舞台演出全本戲而成老歌仔戲,歌仔戲的形式大致完成。

 

    第三章為歌仔戲的發展。老歌仔學習當時流行於台灣的大戲,如亂彈、四平、南管、高甲等的妝扮、身段、對白、音樂,老歌仔戲因而提升為大戲。如留傘調、湖南調、陰調、緊疊仔、慢頭、漢調都是由各種民歌和戲曲音樂吸收而來。光復前的歌仔戲使用大量的哭調仔,則是因日本人禁止歌仔戲演出,人們抑鬱難伸,所以以哭當歌發洩,流露出異族高壓統治下的悲苦心聲,也成就了光復前歌仔戲的特色。雖然日本政府極力打壓,但吸取各戲種的精華後,成熟的歌仔戲取代了京劇等外江戲的地位,風靡全台。民國十七年,台灣歌仔戲團回鄉祭祖,在廈門演出三天很受歡迎,之後又往內地發展,歌仔戲在漳州生根,衍生成為漳州自己的戲曲,漳州又稱薌江,於是稱為薌劇。光復後,歌仔戲推展至顛峰,不只全省各地巡迴演出,也常應邀至南洋一帶公演,其中最為代表者為「拱樂社」。陳澄三先生請專家編寫劇本,使歌仔戲由幕表說戲走上劇本演出模式。自製的歌仔戲電影大受好評,也帶動了一時風氣。

 

    第四章敘述歌仔戲的轉型。因社會西化,娛樂媒體迅速成長,內台經營困難,面臨轉向外台演出或是解散的命運。為了順應潮流,歌仔戲也轉型四種模式:(一)大型歌仔戲:如拱樂社等有雄厚資本的劇團,請專業的人寫劇本,以錄音的方式演歌仔戲,但仍不敵時代潮流的變遷。(二)廣播歌仔戲:本以內台戲錄音於廣播中播放,但音效不佳。後由電台成立歌仔團,自行錄製。因播出時間長,需要大量的曲調,因此由流行歌曲中吸收許多曲調,如茫茫鳥、茶花女;也新邊大量曲調,如中廣調、操琴調。廖瓊枝女士即認為她的唱腔,以在電台播戲時磨練最多。(三)電影歌仔戲:陳澄三首創,大受歡迎,帶動了拍台語片的風潮。如新南光、日月園、賽金寶等劇團也加入拍歌仔戲電影的行列。(四)電視歌仔戲:民國五十一年由金鳳凰劇團首創,但因電視尚未普及,未能流行。直至五十八年後楊麗花以俊美的扮像、優異的唱作風靡觀眾。其他電視台也爭相製作電視歌仔戲。電視歌仔戲的布景、道具採寫實路線,歌唱部分皆事先錄音、現場對嘴的方式,亦曾嘗試以西洋交響樂彌補國樂的不足,且增加特效鏡頭,導致歌仔戲失真,只剩空殼。

 

第五章敘述歌仔戲的現況。內台歌仔戲、廣播歌仔戲、電影歌仔戲不敵時代趨勢,已經不復存在。只餘宜蘭老歌仔戲、野台歌仔戲和電視歌仔戲三種。而還保存宜蘭老歌仔戲的團體只剩三團,最年輕的團員已五十八歲,已面臨後繼無人的窘境。野台歌仔戲目前仍活躍於神誕廟會中,偶而也應文建會或各地文化中心邀請至劇場演出。風光一十的電視歌仔戲在民國六十六年退出電視螢幕,沉寂兩年後捲土重來,再度受到熱烈歡迎,編劇狄珊改善了題材僵化、哭調過多的問題,以新潮武俠出發,刪減唱腔分量,雖大受歡迎,但保存的歌仔戲特質更加稀少了,民國七十四年進行第二次改良,增加電子特技效果。七十五年又恢復復古風,以傳統的身段與服裝展現歌仔戲風貌。

 

藝術是與時並進的,但我們有為後代保存文化資產的義務與責任,因此將老歌仔戲納入「民俗技藝園」,野台歌仔戲整頓為「宜蘭縣歌仔團」,藉此讓歌仔戲成為「文化標本」,並提高水準、開創前途。

 

三、發現與心得

   

本書詳細介紹歌仔戲的起源,釐清許多歌仔戲的問題,如歌仔戲的始祖不是歌仔助,而是另有其人;薌劇與歌仔戲之間的臍帶關係;歌仔戲文戲中從未出現的錦歌,到底與歌仔戲曲調有何關聯,都做了詳細的解說。也讓我對歌仔戲有初步的認識,尤其是剛開始讓我一頭霧水的落地掃歌仔陣與老歌仔戲。對於內台、外台、電影、電視歌仔戲等形式也有很詳細的介紹。但因本書於七十七年出版,距離現在已有二十餘年之久,歌仔戲在這二十年間變動巨大,電視歌仔戲已幾乎絕跡,又發展出以曾永義老師所提出的精緻歌仔戲的劇場歌仔戲,導致本書在第五章歌仔戲的現況與第六章結論的內容看來有些「不合時宜」,但在當時尚未有太多歌仔戲研究專書,此書的價值仍是不容忽視,更是研究歌仔戲入門的基石。

 

    最後結論提到高雄市成立的「民俗技藝團」,讓老藝人在園區內常年演出,並在「技藝傳習所」授徒培養新秀,但目前這個園區似乎已經閒置,反而是宜蘭傳統藝術中心有較多的唱唸演出,也定期舉辦活動,推廣傳統藝術之美。而以網羅歌仔戲精英作為團員,聘請名角作為教師,由劇作家編寫劇本,劇場由專業人員打理的「宜蘭縣歌仔戲團」(現應更名為蘭陽戲劇團),還常因預算被刪減而面臨捉襟見肘的窘境,可見文化的存廢尚需大家付出更多的關注與政府的支持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ids和ni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